为增强青少年科学实践意识,提升科学素养与创新思维能力,10月8日,由泰顺县关工委、县科协、县教育局、县妇联联合举办的“创・享”智能+猕猴桃研学实践科普公益活动,在大丘坪与下洪猕猴桃基地顺利开展。本次活动通过“科技+农业”深度融合的实践体验,搭建青少年了解家乡特色产业的平台,助力培养兼具乡土情怀与科学探究能力的家乡建设后备力量。
研学首站设于大丘坪猕猴桃基地。连绵的猕猴桃园绿意盎然,独特的产业景象令同学们赞叹不已。雷仁贵老师引导学生围绕“泰顺猕猴桃如何提质增效”展开深入探讨,激发他们对家乡农业发展的思考。同学们踊跃提出“希望泰顺猕猴桃更畅销、品质更优”“想培育更大、更多、更甜的猕猴桃”等愿望,并在交流中迸发品种改良与品牌推广的创新思路。
针对“青少年能否助力家乡猕猴桃产业发展”的疑问,雷老师指导学生通过平板电脑实时查看猕猴桃生长环境数据。同学们近距离观察传感器运作,分析实时与历史生长数据,并分组设计对比实验,探究猕猴桃生长规律。这一过程直观展现科技对农业的赋能作用,有效破除“产业发展与青少年无关”的认知局限。
研学第二站来到泰顺规模最大的下洪猕猴桃基地。在全国优秀猕猴桃院士工作站负责人张庆朝老师的讲解中,同学们全面了解泰顺猕猴桃产业的发展现状。张老师介绍:“泰顺猕猴桃产量位居全省第二,已成功登记地理标志,并与工程院院士团队合作开展品种优化。”
在采摘体验环节,基地提前备好成熟度适宜的果实与专业糖度仪。同学们完整参与“采摘—测糖—品尝”流程,从枝头采摘到测量甜度,再到品味果肉清甜,切身感受科技与自然的融合。通过比较不同果实的糖度差异,大家积极思考“如何通过种植管理提升甜度”,进一步加深对产业发展细节的认知,切实增强对家乡特产的热爱。
此次科普活动是泰顺县“服务青少年成长、助力乡村振兴”工作的又一次生动实践。下一步,泰顺县关工委将持续推进“创·享”“智能+”科普公益行动,为中小学生搭建多元化科学实践平台,拓宽认识家乡的视野,让“建设家乡”的种子在更多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为泰顺乡村振兴积蓄源源不断的“少年力量”。
全省关心下一代工作专题宣传
公益捐赠平台 丨 帮困助学专题宣传
征文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