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淬炼的精神火炬,穿越八十载沧桑岁月,依然在新时代青年的血脉中奔涌不息。9月28日,第四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巡回报告会在浙江大学(玉泉校区)开讲。
邵逸夫科学馆里,伟大抗战精神与青春梦想在此激荡。省关心下一代报告团成员、浙江大学教授、高教管理研究员彭凤仪作《抗战中的浙大:文军长征与文脉传承创新》主题报告。她以详实的历史资料,与现场学子们重温了这段国际高等教育史上的东方奇迹。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面对日军的步步紧逼,浙大在竺可桢老校长的带领下,一路辗转江西、广西,最终于1940年迁至贵州湄潭,不仅保存了浙大的学科体系,更引领师生们在战乱中逆势成长。她深情讲述了苏步青、王淦昌、谈家桢等科学巨匠在艰苦环境中坚持教学科研、培育栋梁的感人故事,生动诠释了浙大人在灾难中守护文脉火种、赓续育人使命的大无畏精神和时代价值。
她勉励青年学子要传承和发扬优良作风,做诚真、认真、启真、守真之人,行立志、立德、立身、立功之事,把个人理想融入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之中,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勇攀高峰、奉献青春。
这场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让历史照进现实,更让信仰点亮青春。报告会引发了大学生们的强烈共鸣,现场多次响起掌声。在座的同学纷纷表示,要传承和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践行“求是创新”校训和西迁精神,为实现民族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全省关心下一代工作专题宣传
公益捐赠平台 丨 帮困助学专题宣传
征文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