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作动态>科技帮扶

杭州市临安区:“情系青春·五老赋能”走访纪实①

2025-08-11 12:08:10 杭州市临安区关工委   

乡村振兴的密码,藏在青年扎根乡土的脚步里。自“情系青春·五老赋能”助力青年入乡就业创业行动启动以来,临安区关工委“五老”科技团的创业导师们,带着大半辈子的田间经验、行业资源和滚烫心意,深入田间地头、项目现场,用“精准把脉”“开方赋能”的实在行动,让青年创业项目在临安乡村扎得深、长得稳。

专家坐镇:把“技术良方”递到田埂上

青年创业者遇着技术坎,“五老”先架起“专家桥”。他们联动农业农村局、气象局等多领域骨干,把“实验室”搬到项目现场,让专业指导看得见、用得上。

在龙岗仙人塘周家村桃形李园里,区人大机关一级调研员、“五老”科技团团长赵孟龙和水果首席专家张青经过实地勘察,发现“天牛”病虫害后,既普及防治措施,又建议通过“疏果”提升品质、加工小果实现产品多元化。

区农业农村局原畜牧农机中心主任董文忠,带着区植保首席专家陈江彬、农机首席专家罗新华走进杭州潜龙飞翔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面对青年创业者许炳关心的无人机植保服务,导师们从植保作业规范、农机更新补贴到项目申报规划,“手把手”的逐项指导,并就后续服务进行探讨和规划。

 

锦南街道的九山COFFEE旁,茶园飘着清香。区水利水电局原副局长郁东升陪着茶叶首席专家丁洁平,给做村咖、露营、茶园项目的裘璐瑶“传经送宝”,讲解茶叶种植细节,让跨界创业的青年心里有了“农技谱”。

针对乡村运营师邓万丽团队的“产品变现慢、特色不聚焦”的痛点,区农业农村局原副局长张大斌组织专家团现场“会诊”,实地“开方”,从特色品牌到渠道定位,硬是把“堵点”捋成了“突破口”。

资源链接:让“发展活水”流进项目里

创业缺资源?“五老当起“牵线人”。他们用半生积累的人脉和对政策的熟稔,把科技、农业、金融等资源“打包”送到青年手边,让好项目不卡壳。

区科技局原党组书记黄文豪两度扎进青年张良枫的直播现场。第一次来,他听出了张良枫的愁:“电商政策怕踩坑,葡萄销路没底气”。第二次再来,带上了横街村宋书记和孙小沫团队——几人围坐聊“天目帮卖团”助销方案,还协调农创园资源帮着改《运营方案》,就盼着横街葡萄能更快“出村进城”,让屏幕里的甜变成实实在在的收获。 

 

龙岗镇的青年许诺也记着那天的热闹:区畜牧兽医局原局长方坚勇牵头专家团实地考察,深入了解项目规划问需求,为后续精准帮衬打下了底。

    区气象局原局长朱渭龙邀请现任局长张宏、副局长刘永军等一行赴青年入乡合伙人潘焱哲运营的社区实地考察并提供服务指导,双方拟通过临安气象科普场馆、社区公益课堂等开展气象科普公益活动以丰富社区运营、提升效益。

倾情关怀:把“创业底气”装进青年心里

“五老”的关怀,比技术和资源更暖——这份“过来人”的体谅,不仅是解难题,更有长辈式的温度,让青年创业少了忐忑,多了底气。

青山湖科技城的项路两次见到区经信局原局长汪其顺,都难忘其细致:第一次围着他的农业科技孵化项目,询问了两小时情况与需求;第二次更是带着金融、知识产权服务的对接方案而来,还在办公室和他深入探讨新项目可行性,这让项路倍感温暖与踏实。

 原区考评办主任、一级调研员、浙江农林大学客座教授陈嫩华走进板桥镇,探访入乡青年陈鸳鸳的乡村运营项目。面对项目运营、产业布局中的堵点,他不仅一一拆解给出针对性建议,更主动牵线协调资源。这份来自“五老”前辈的热忱支持,像一束光打在陈鸳鸳的创业路上,让她的信心愈发坚定。

太湖源山屿溪谷项目现场,天目山管理局原副局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杨淑贞,请来了“浙江山野”自然教育机构创始人、浙江农林大学叶喜阳老师,众人围着项目展开“头脑风暴”。杨老师还为创业青年夏李婷送上特意准备的一套书籍《天目山植物志》,鼓励她坚持做“长久而正确的事”。

如今天目山的番薯正甜,横街的葡萄刚摘,临安的田埂上,“五老”的白发映着青年的笑脸,成了最生动的画。从技术“破冰”到资源“搭桥”,从信心“续航”到双向奔赴,这场“情系青春·五老赋能”的行动,正让青春力量在乡土扎根,让乡村振兴的故事,写得更热闹、更扎实。


联系电话:0571 - 87056281 传真:0571 - 87054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