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至4日,由余姚市关心下一代志愿者协会、市教育局、市农商银行联合主办的“阳光成长”余姚市青少年心理健康关爱志愿者培训暨全国第166期“人偶心游”大众版课程在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开展。市关工委副主任、市关心下一代志愿者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丁义伟致开场词。来自全市各地的30余位志愿者参与培训,其中“五老”志愿者18位,10余位助教全程陪伴。
“人偶心游”由中国心理学家李莉研发,以人偶为媒介,通过游戏、疗愈故事、隐喻等非语言方式,助力探索自我认知、人际关系、原生家庭等深层心理课题,因其易学实用,已广泛应用于心理咨询、家庭教育等领域。借助与人偶的游戏互动,直接跟潜意识链接,快速突破心理防线,快捷地使辅导者与来访者建立链接,促使辅导服务快速高效,有利于推动对青少年及家长的心理健康服务。
本次课程由师从李莉的陈琳导师主讲。作为国家职业资格心理咨询师、婚姻家庭咨询师,她深耕心理辅导领域多年,经验丰富。培训首日,在她的指导下,志愿者们以“人偶心游”为载体,开启自我觉察之旅,直面自我与内在、自我与挚爱之人、自我与子女的关系课题。不少人在互动中迎来“破防”时刻——发现坚硬盔甲下藏着的细微伤痕,更顿悟“爱自己是爱他人的前提”。
这种对内在心理剧本的看见,成为志愿者心灵成长的重要起点。次日课程延续深度探索,聚焦原生家庭、情感遗产及自我与财富关系的潜意识密码,引导志愿者挖掘成长经历与心理模式的关联,解锁更通透的自我认知。
“人偶心游”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尤为有益:帮助不擅长直接表达的学生释放学业压力下积压的复杂情绪;在与人偶的互动中,让青少年们更清晰地认清自我定位与成长需求;借助人偶具象化呈现同学关系、师生互动等场景,让他们直观地了解校园人际交往中的问题;在模拟的考试焦虑、学业挑战等场景中,探索适合自己的应对方式,从而更轻松地完成内心探索,助力学业与身心的协调成长。
两天培训中,游戏化学习贯穿始终,将抽象的心理探索转化为可感知的体验,让志愿者在沉浸式互动中逐步掌握心理支持技巧。下一步,主办方将组织“五老”志愿者、心理志愿者继续参加“人偶心游”培训,助推培养余姚本土“人偶心游师”,推动更多志愿者持证上岗、专业服务。
全省关心下一代工作专题宣传
公益捐赠平台 丨 帮困助学专题宣传
征文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