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暑气挡不住青春的热忱,海盐县武原街道文昌社区关工委2025年度“再遇三毛”青年志愿者培育项目在蝉鸣声中拉开帷幕。30名经过层层选拔的“小小讲解员”身着红马甲,率先踏上了穿梭于海盐县博物馆、张乐平纪念馆、张元济纪念馆的文化探寻之旅,在历史与艺术的浸润中播撒文化自信的种子。
清晨的阳光正掠过博物馆的檐角,孩子们已带着笔记本等候在门前。鬓角的汗珠来不及拭去,便随着专业培训老师的脚步沉浸在千年海盐的故事里。从商周青铜的斑驳纹路到明清书画的笔墨意境,从张乐平先生笔下三毛的民生情怀到本土先贤的家国大义,孩子们眼中闪烁着对知识的渴求,时而蹙眉沉思,时而举手追问,时而提笔速记,稚嫩的声音在展厅里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讲解时要像春风拂面,既要有对历史的敬畏,更要有与观众对话的温度。”培训老师将站姿、语调等礼仪细节融入历史讲解中,手把手纠正孩子们的手势,示范如何用眼神传递真诚。当孩子们尝试着用清脆的声音复述“三毛流浪记”背后的社会关怀时,原本略带羞涩的脸庞渐渐绽放出自信的光彩。
“现在每天清晨都不用催,孩子自己揣着笔记本催我出门。”一位家长望着认真记录的孩子,笑意盈盈。另一位陪伴的家长也补充道:“以前回家总说学校的事,现在天天当小老师,给我们讲馆藏文物的来历,眼睛都发亮。”
下周起,“再遇三毛”项目还将启动“公益小画家”“文明小助手”队伍,通过临摹三毛漫画、漫步古城景点、策划社区文化角等多元实践让青少年根植家乡情怀。正如“小小讲解员”宣誓词中所说“用童声讲述海盐故事,以真诚传递文化力量”,文昌社区关工委将持续围绕“海盐县万名学生假日进社区(村)实践活动”要求,让更多青少年在触摸历史、传递文明中,成为有温度、有担当的文化传承人。社区负责人望着展厅里晃动的红马甲,含笑表示,“等到秋天枫叶红了,这些孩子就会站在文化场馆里,把今天听来的故事,诉说给更多人听。”
文化的种子,正在盛夏的晨光里,悄悄发芽。
全省关心下一代工作专题宣传
公益捐赠平台 丨 帮困助学专题宣传
征文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