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上午,宁波市镇海区俞范社区关工委如期开展“阿拉课堂”农民画第三课,孩子们带着对传统艺术的热情,在孙珊萌老师的带领下,开启一场融合节气文化与非遗技艺的创作之旅。
课程伊始,孩子们将上节课带回家完善的作品交给孙老师。孙老师逐一“批阅”,并挑选多幅优秀作业现场点评:“这些作品画面完整、人物鲜活,大家已经掌握了‘加背景让画面更饱满’的技巧!”随后,她提出新要求:“下次作业尝试用两种颜色绘制背景,让画面层次更丰富。”
点评结束后,课程进入核心创作环节。孙老师打开课件,以“霜降”为主题引入:“再过几天就是二十四节气中的霜降,这时候人们会采摘柿子、欣赏菊花,今天我们就把这些秋日元素画进农民画里。”她一边在画板上勾勒“摘柿子”的场景,一边讲解农民画的独特风格:“农民画讲究夸张手法,比如今天画的柿子,可以比人物还要大,这样更有童趣和张力。”
考虑到画面多样性,孙老师还专门补充侧面人物画法:“前两节课我们学了正面人物,今天加入侧面形象,能让画面更生动立体。”孩子们紧跟老师步骤,从勾勒轮廓到填充色彩,一步步将霜降时节的丰收景象与非遗技艺巧妙结合,在创作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下一步,俞范社区“阿拉课堂”将继续围绕传统节气、民俗文化设计课程,让非遗技艺在青少年心中扎根,助力文化传承。
全省关心下一代工作专题宣传
公益捐赠平台 丨 帮困助学专题宣传
征文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