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宣传专栏>工作品牌

宁海县:依托工业社区平台优势 积极推进民营企业关工委建设

2024-11-08 13:46:04 宁波市宁海县关工委   华雯雯、胡玲玲

宁海县梅林街道新梅工业社区于2023年3月挂牌,是全县首个“先行先试”工业示范社区,服务企业300家,其中规上企业47家、高新技术27家、专精特新6家、上市公司2家,共有企业职工9500余人,其中青工3600余名。

企业关工委建设一直是基层关工委建设的堵点、难点,由于“门难进、人难约、事难办”,一度推进比较缓慢。新梅工业社区成立后,我们觉得工业社区姓“工”为“工”,谋事于“工”,服务于“工”,与“工”的关系十分紧密,搭乘这一工作平台,无疑于企业关工委建设是一“利好”。为此,我们便于同年3月同步建立了社区关工委,由工业社区的书记兼任关工委主任,两名专职社工为关工委副主任,并物色具有较高影响度的8名企业副总或党组织负责人担任关工委委员,形成了上下联动、同频同步、同向发展、共同推进的工作格局。

一、让“关建”与社企发展同向,有序有力按下组织建设“快进键”。一是明确建的目标。街道新梅工业社区不仅在第一时间成立了关工委组织,而且把企业关工委建设作为强化组织服务网络的主攻方向。为使企业关工委建设既快又好地得以推进,制定了五年发展规划,要求社区所在企业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于2023年、2024年、2025年关工委组织的建成率分别达到40%、60%和80%,至2027年末,基本实现全覆盖。二是讲究建的方法。我们主要采取“三个建”:单独建。即对规上且建有党组织、职工人数在80人以上、合法经营(简称“四合一”)企业,分步分批建立关工委组织,截至目前“四合一”企业已建立关工委组织18家(符合组建条件共20家);联合建。就是对一些没有建立党组织,或企业职工人数少、生产经营规模不大,或相互间生产产品类近,或企业主之间系亲戚、朋友关系的,由其中有一定代表性的一家企业牵头,建立联合关工委组织,主任由牵头单位人员担任。至今已建立联合关工委11家,涵盖企业70余家。挂靠建。就是整合企业青工人数较少、人员力量相对缺乏、资金保障相对薄弱的小微企业,打破区域、领域界限,跨界挂靠到街道所属的有关行政村或商贸企业所属关工委。此类关工委组织已有7家,覆盖企业49家(未统计在工业社区建成数范围)。三是注重建的质量。一“建”直达,从建立关工委伊始即具备“五好”标准是我们一贯追求。为使企业关工委高质量发展,我们统一下发了“五好”企业关工委创建标准,统一制作了企业关工委建设工作手册,统一制定了“五好”关工委及“五好”+“五有”(即有办公场所、有活动场地、有工作特色、有经费保障、有社会影响)示范点评分标准,每年年终均要统一组织人员对关工委组织建设情况进行评估,并坚持挂牌与摘牌并举,创建与创牌并重,不搞终身制,既讲量的扩大又求质的保证,据初步评估,该社区已创建“五好”关工委24家、“五好”关工委示范点4家。(工业社区关工委成立到现在仅一年半时间,尽管关工委组建率还不是很高,但我们有信心,在今后若干年内不断扩大建设覆盖面。)

二、让“关爱”与社企服务同频,尽心尽力送好员工幸福“大礼包”。工业社区建立的目的就是为企业及其员工提供更便捷、更高效的服务。为不辱使命,新梅工业社区关工委按照关工委组织承担的职能,把“三个为”(即为青年职工成长成才发力、为职工子女求学求知尽力、为企业增产增效助力)作为自身的服务宗旨,通过整合社会、企业和依靠上级关工委组织资源等,积极为企业及其员工,特别是青工及其子女提供文化、精神、物质、生产技能提升等多方面的服务。主要做好“三个赋”:一是精神赋志。积极配合企业党组织开展政治理论、政策法律方面的宣传教育活动,采用主题讲座、知识竞赛、专家授课、文体活动、宣传巡展、警示教育等形式,引导青年职工提高政治站位,锤炼思想品德和职业操守,自觉遵法守法用法。同时,协助企业利用“清明节”、“五一”劳动节、建党节、国家公祭日、国庆节等重要时间节点,做好以党史为重点的“四史”教育,让红色基因在青工群体传承、生根发芽,激发新时代工人的奋斗精神与爱国情怀。据不完全统计,仅今年,由工业社区统一组织“精神赋能”活动达52次,由各企业自行组织累计达256次,其中,40余家规上企业,每年组织开展精神文化层面活动均在4次以上,使广大青年员工真正受到精神和先进文化的熏陶、浸润。二是技术赋能。协助企业制定青工培训计划和激励机制,通过岗前培训、技能培训、岗位练兵、劳动竞赛、技术比武、以老带新等方法,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教育培训工作,提高在职青工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还主动对接有关学校部门、有关专家、有关渠道开展合作,使一大批青年职工快速成长,成为行业能手和技术骨干。据初步了解,目前社区内企业建有博士工作室、攻关团队3个,技能工种拥有高级职称的达30多人,中级职称200余人。在参加上级组织的技能大比武中先后有9人次夺得金奖,宁波雪人日用品有限公司、宁海县第一注塑模具有限公司还参与了国家行业标准的制订,企业员工均是生产业务行家里手,都能独当一面。三是生活赋爱。关心青年职工身心健康,社区关工委已先后邀请中医院、同军门诊等医院专家“周四入企坐诊”,提供针灸推拿、现场开药等医疗服务达35次,累计接诊490人次,并设立社区 “心灵港湾”,为青年职工的心理问题“把脉开方”,年均服务青工78人次。关注民族间文化交流,社区关工委帮助少数民族职工众多的企业搭建青工“红石榴驿站”(组织少数民族职工相关活动的服务平台),组织举办了“泼水节”、重阳给远居异地青工父母送“长寿礼包”、过年办大桌菜等特色活动,类似活动每年开展不少于3次,大大增强职工归属感与企业活力感。关爱职工子女健康成长,各企业每年解决职工子女就学120人以上。为缓解辖区内企业外来务工子女假期看护难问题,还在辖区育才学校对300家企业650名“小候鸟”连续分批组织开办为期10天的趣味课堂,得到职工们的一致好评。此外,还推出“活力新梅 益企童行”新梅工业社区绿色发展游学路线,让职工子女走进工业社区、走近父母工作岗位,体验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翰文企业还对非宁海籍在企职工承诺:愿在宁海购买房屋定居的,一次性奖励20万元,营造了拴心留人的良好环境。

三、让“关工”与社企机构同框,聚精聚力筑牢关工运行“新高地”。关工委在企业要良好运行、发挥作用,不断进步、发展壮大,关键在于人、财、物的有力集聚和合理利用。鉴于此,我们坚持关工委与社企的“配置”相融合、相聚合、相联合,自始至终做到“五个有”:一是有专人负责。各企业关工委在配齐配强关工组织领导班子的同时,安排专人管理关工相关事务,确保关工委组织能及时掌握关工动态,及时为员工提供服务。二是有制度规章。社区和企业关工委均建立了学习、工作、会议、活动、信息交流、调查研究等一系列规章制度,确保每年企业会议都有关工议题,每季度工作都有关工内容,每个重要时间节点都有关工活动。社区还结合“社工五必工作法”和“网格工作制度”,做到“服务不打烊”。三是有活动阵地。工业社区投资200多万元,聚焦“红”“专”“暖”“新”打造了“一站式”党群服务中心,总建筑面积达8600多平方米,内设红色会客厅、红色书吧、沁馨茶吧、职工之家、母婴室、儿童空间、共享厨房等。各企业也不断升级自身文化阵地。目前相关企业建有可承载多功能有规格的会议培训场地18个、户外及室内文化空间11个、运动健身场所5个,组建了读书、舞蹈、球、棋等各类团组,较好地承载企业青年职工各项活动。四是有专项经费。街道每年安排社区关工委工作经费10万元以上。各企业设有的慈善冠名资金也能用于职工及其子女的关爱帮扶。建新赵氏集团每年列支50万元作为困难大学生助学金。不少企业还向外传播爱心,帮助社会上需要帮扶的未成年人。据统计,社区所在企业3600余名青年职工和1300余名职工未成年子女,均得到关工委组织的悉心呵护,关爱服务资金每年达到300多万元。五是有工作留痕。统一制作并下发《新梅工业园区民营企业关工委工作手册》,要求各企业关工委详细记录工作计划、会议和服务活动、工作总结等内容,确保相关工作有规范流程可遵循、有具体内容可查询、有详实资料可利用。此外,许多企业关工委还专门在企业设立工作成果展示区域,用于张贴、展示、播放关心下一代工作动态及成果,营造了关爱服务浓厚氛围。由于新梅工业社区及其关工委能始终坚持“五个有”,从而有力地保障了关心下一代工作正常运行。所建立的关工委组织均未发生“滑坡”情况,并保持了强劲的发展势头。

联系电话:0571 - 87056281 传真:0571 - 87054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