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宣传专栏>五老风采

江山市:这对退休教师,6年坚持义务教孩子舞龙和打鼓

2023-03-09 09:25:04 衢州 · 江山市关工委   
在江山市,有这样一对退休教师夫妇,他们每周到学校义务教孩子舞龙和打鼓,已经坚持了6年。他们退休不退职,关心支持教育事业,得到很多师生和家长的赞美——他们就是74岁的徐振才和69岁的叫徐双梅,当地人称“双徐老师”。男老师教打鼓,女老师教舞龙。 [b]6年坚持义务教孩子舞龙和打鼓[/b] 周五下午,在江山市凤林镇茅坂小学,远远就能听到学校里传出咚咚的鼓声,走进去一看,操场上舞动着一条红色的布龙,在点点鼓声中上下翻腾。 X 在教学楼下,徐振才拿着两根扎着红绸的鼓槌,不停在示范敲打,他的身体和着节奏在抖动。下面摆着10个大鼓,10个学生在老师的指挥下,时敲时停。虽然,这批新学员才上第二次课,但也有点模样了。 Q 而在操场上,徐双梅老师身穿一件红色的冲锋衣,指挥着一条龙在舞动。有时会停下来,徐双梅拿起龙头,奋力地舞了起来。这样的身手,让人很难相信,她已经是69岁的老人了。 徐双梅说,这个舞龙班有二十多人,是第一次学滚龙,需要集体配合,难度有点大。但是,学生经过十几次的训练,就能舞得有模有样了。 6年前,学校邀请他们进校辅导学生,他们就满口答应,并一直坚持到了现在。 [b]近40年,夫妻教师扎根农村小学[/b] “双徐”是一对有故事的老师。他俩是茅坂村人,2010年在这所小学一起退休。徐振才是退伍后进入教师队伍,曾在四五所农村小学任过校长。他最值得自豪的是,每到一所小学任校长都能让校园面貌发生改变,改善学校办学条件。 徐双梅原来是民办教师,也曾在当地几所学校任教。教了38年书,当了38年的班主任。1996年,没有经过专门音乐和舞蹈学习培训的她,跟着电视教自己班里的孩子跳舞,结果这个班级舞蹈队经过选拔进城比赛,还拿了奖。她说,农村的孩子很聪明,只要用心教,孩子用心学,没有什么完成不了的事情。 二十多年前,茅坂小学有500多学生,其中有100多个住校生。“双徐老师”家就在学校附近,因为要负责照看住校生,他们就一直住在学校,以校为家。 刚退休那几年,他们进城帮子女照顾孩子。几年后,就回到茅坂老家。2014年,村里成立了农民艺术团,他们踊跃参加,学习打鼓、舞龙等传统艺术,并成了这个艺术团的主要负责人。艺术团里有威风锣鼓队、舞龙队、腰鼓队、坐唱班等。 除此之外,夫妻俩还负责村里的志澄助学会,汇聚乡贤力量,5年来已经募集了25万元,奖励村里考上大学的学生和资助家庭特别困难的学生。每年8月,他们都会组织奖学会。村里勤奋求学的风气越来越浓。最让他们开心的是,2017年,村里考上大学本科的学生只有8个,而去年达到了21个。 [b]和孩子在一起是最开心的事情[/b] 在学校里,孩子们都亲切都叫他们舞龙老师和打鼓老师。其实,这个老师并不好当。 徐双梅介绍,他们都在室外上课,空间大,影响上课的因素很多。冬天冷,风又大。夏天气温高,两节课下来,满身都是汗。 这么苦这么累,他们又为何要坚持呢? “把孩子教好了,村里的艺术团就不担心后继无人了。”徐双梅说,当地有舞龙的传统,但传承很难。现在,他们进学校教孩子舞龙,就解决了这个难题。 现在,学校的舞龙队和威风锣鼓队在当地已经小有名气,在一些重大节日或活动时,经常能看到他们的身影。当村里农民舞龙队临时缺人时,有些孩子也能顶上去。这是最让徐双梅欣慰的。 其实,对于“双徐老师”来说,进校授课是一种享受。“教了一辈子书,最喜欢和孩子们在一起。”徐双梅说,和孩子们在一起,看到孩子们天真的样子,感觉自己很年轻,浑身都是力气。 “只要学校有需求,我们会一直坚持下去。”徐双梅说。
联系电话:0571 - 87056281 传真:0571 - 87054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