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作动态>假日学校

杭州市临安区:童心沐文脉 “五老”传薪火

2025-07-21 17:40:15 杭州市临安区关工委   

近日,临安区关工委“五老”宣讲进“假日学校”活动如火如荼,成为暑期里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线。“五老”宣讲员们以其深厚的学识、真挚的乡土情怀和生动的讲述,将沉睡的文物、深邃的家训、温暖的家风,化作鲜活的“第二课堂”,带领孩子们穿越时空,探寻历史根脉、感悟家训智慧、体会家风温暖,让传统文化在互动体验中浸润童心,让文明根脉在代际传递中生生不息。

穿越千年,触摸吴越文化印记

锦北街道竹林社区假日学校内,原临安区文物馆馆长,“五老”朱晓东以《吴越家山 钱王故里—临安吴越国遗存》为题,开启了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从钱镠“陌上花开”的典故到功臣塔的千年风骨,从婆留井的传奇到石刻、瓷器的精妙,朱馆长通过电子屏幕上的文物影像,将深邃的历史转化为可触可感的画面。当讲到婆留井时,孩子们争相举手讲述“钱婆留”幼时遇险、老妪搭救的动人传说,稚嫩的声音里满是对本土文化的自豪。课后,孩子们纷纷表示要和爸爸妈妈一起探访博物馆,在历史现场“阅读”更鲜活的故事。

品读家训,感悟千年家风智慧

“子孙虽愚,诗书须读!”在竹林社区假日学校的另一课堂,“五老”赵文忠以《钱氏家训》为引,讲述清代女画家陈书“夜纺授经”的动人故事。当赵老师展示《夜纺授经图》复印本时,孩子们纷纷围拢,小脑袋挤在一起,细看画中母亲深夜纺织、教子读书的场景。讲到故事蕴含的教育意义时,一位白衣男孩自信讲述了“孟母三迁”的故事,赢得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赏。赵老师巧妙地将“夜纺授经”与“孟母三迁”串联起来,不仅让孩子们深刻理解了钱氏家族重教尚学的优良传统,更领悟到“子孙虽愚,诗书须读”的真谛,在孩子们心中播撒尊师重道、自觉学习、向上向善的种子。

聆听家风,传承身边“传家宝”

好家风的传承不仅蕴含于典籍古训,更流淌在身边的动人故事里。在西瓜社区假日学校的课堂上,80多岁高龄的“五老”过香臣手持“福”字,向孩子们娓娓道来好家风的真谛。过老没有讲深奥的大道理,而是从自己最真实的家庭故事说起。从父母“诚实守信”的言传身教,到“孝亲敬老”的日常实践,再到“勤俭持家”的家风传承……一个个带着生活气息、真实可触的故事,像一颗颗温暖的种子,轻轻落在孩子们的心田。自暑期以来,过老已带着这份祖辈留下的精神“传家宝”,相继走进胜利、新民里、横潭等7个社区的假日学校,为孩子们种下传承好家风的种子。 

“看文物、读家训、讲家事”的三维课堂,让历史有了触感、家训有了温度、传承有了路径。孩子们在“听故事、悟道理、做行动”中,悄然成为传统文化的爱好者与传承人。

联系电话:0571 - 87056281 传真:0571 - 87054167